|
防護工程有哪些坡地利用過程?
|
|
|
坡地在利用過程中都會有較大的土石方工程量以使場地變得比較平整,場地平整應考慮不同地區地形采用不同平整形式,使平整后的場地達到適宜布置建筑、合理安排室外工程、減少土石方量及其動土石方量就近平衡,盡可能創造較好的景觀環境等。場地平整形式,可分為平坡式、臺階式和混合式。平坡式,即用地經改造成為平緩斜坡的地面形式。臺階式,即用地經改造成為階梯式的地面形式?;旌鲜?即用地經改造成平坡和臺階相結合的地面形式。采用何種場地平整形式同可供用地的坡度有著密切關系。一般場地平整形式可按表2 所列關系來選定。
場地平整后形成的緩坡、臺階是需要一些防護工程來保護,使工程能在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這些防護工程主要有擋土墻、護坡和自然放坡等。采用何種防護工程應考慮適宜的條件和技術處理方式,并依據相關技術標準設置。對于護坡、自然放坡的坡度和擋土墻防護工程的高度也應適當控制。
1.防護工程選定的條件
自然放坡:高差小于2m,坡比值小于2:3(豎比橫),土質較好,邊坡穩定,用地寬裕。
護 坡:高差小于3m,坡比值小于等于1,土質尚好,邊坡較穩定,邊坡防護層沒有側壓力影響,用地不緊張。
擋 土 墻:高差較大,坡比值大于1,土質不良,邊坡不穩定,邊坡防護層將受側壓力較大影響,用地緊張。
2.不同護坡材料的適用坡度范圍
土質護坡:30%~50%
草皮護坡:40%~65%
石材護坡:50%~100%
3.擋土墻高度控制
擋土墻高度設置可分為Ⅱ類。Ⅰ類是以3m高為限,II 類是以5m高為限。
一般連續擋土墻以不超過兩層為宜,其擋土墻總高度控制在10m以內。
一般砌石擋土墻的合理經濟高度在2~5m之間。從工程經濟、綠化景觀等綜合要求出發,一般以3m高為宜;超過3m時,應分段退臺,退臺凈寬需1m左右,以便臺面有0.5m左右的綠化種植帶,以利景觀。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點上面微信圖標 ->打開手機中的微信軟件,點底部的發現,掃一掃
-> 點手機右上角選擇分享到朋友圈 |
|